gujin

钺:古代兵器,形状像斧而大,青铜或铁制成。不怕斧钺之灾,指不怕杀头。形容将士英勇无畏,或用于大臣冒死进谏。《汉书.赵充国传》:“愚臣伏计孰甚,不敢避斧钺之诛,昧死陈愚,唯陛下省察。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二卷三二章:“臣向来不以面从为忠,故今日不避斧钺,直言苦谏。”
述宾 斧钺,古代军法用以杀6*人的斧子。不怕杀头。形容人勇敢正直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不敢避鈇钺之诛。”△多用于不怕死方面。
【不避】: 1∶不回避,藐视困难和艰险不避艰险2∶不让,不亚于,不差于今海内为一,土地人民之众,不避汤 禹。--汉·晁错论贵粟疏
【斧钺】: 亦作“ 斧戉 ”。斧与钺。泛指兵器。亦泛指刑罚、杀戮。左传·昭公四年:“王弗听,负之斧鉞,以徇於诸侯。”汉书·天文志:“ 梁王 恐惧,布车入 关 ,伏斧戉谢罪,然后得免。” 宋岳飞 乞褒赠张所札子:“ 张所 以忠许国,义不顾身,虽斧鉞在前,凛然不易其色。” 清沉受宏 衢州书事诗:“已见降王归斧鉞,徒闻战鬼逐弓刀。” 谢觉哉 哭凌波同志:“劳苦、饥饿、金钱、斧钺,在他看来,若无其事。”
钻穴:
同“钻穴逾墙”。剪灯新话.联芳楼记:“非不知钻穴之可丑,韫椟之可佳也。”清 蒋士铨临川梦.续梦:“谁钻穴,是金枝贵婿,恁地无状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