谓行踪不定。明 陈铎《山坡羊.怨别》套曲:“一任他浮迹浪踪,终须是有个相逢。”亦作“浮踪浪迹”。明 张煌言《〈冰槎集〉引》:“昔之乘槎者,或为客星而犯斗牛,或入女宿而得支机,故至今羡为胜事。余独不然,浮踪浪迹,当凄霰严霜,不得已而栖托灵槎。”《玉娇梨》第十五回:“我择婿数年,止有这个苏友白中意,却又浮踪浪迹,无处去寻访。”
并列 行踪不定。明·陈铎《山坡羊·怨别》套曲:“一任他浮迹浪踪,终须是有个相逢。”△多用于人的踪迹方面。也作“浮踪浪迹”。
亡不待夕:
亡:灭亡,死亡。灭亡等不到傍晚。比喻很快就会灭亡。明.章婴诸葛孔明异传:“若乃居安而不思危,寇至而不知惧,此谓燕巢于幕,鱼游于鼎,亡不待夕矣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