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景福二年(893)杨行密将台濛立。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附近胥溪河上,自西而东为银林堰、分水堰、苦李堰、何家堰、余家堰,合称五堰,各相距五里许,用以蓄水,“拖轻舸馈粮”。五堰的设立,又可截拦洪水,防止太湖泛溢为害。北宋时废圮,后改筑为东、西二坝。
董恂:
1807—1892 清江苏甘泉今扬州人,原名醇,字蕴卿。道光进士。咸丰十年1861授户部右侍郎。次年兼署兵部左侍郎、三口通商大臣。同治四年1865任会典馆总裁、户部右侍郎,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。次年授兵
历史知识唐景福二年(893)杨行密将台濛立。在今江苏高淳县东东坝镇附近胥溪河上,自西而东为银林堰、分水堰、苦李堰、何家堰、余家堰,合称五堰,各相距五里许,用以蓄水,“拖轻舸馈粮”。五堰的设立,又可截拦洪水,防止太湖泛溢为害。北宋时废圮,后改筑为东、西二坝。
董恂:
1807—1892 清江苏甘泉今扬州人,原名醇,字蕴卿。道光进士。咸丰十年1861授户部右侍郎。次年兼署兵部左侍郎、三口通商大臣。同治四年1865任会典馆总裁、户部右侍郎,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。次年授兵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