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jin

《史记.韩非列传》:“(韩)非见韩之削弱,数以书谏韩王,韩王不能用。于是韩非……悲廉直之不容于邪枉之臣,观往者得失之变,故作《孤愤》、《五蠹》……十余万言。”
战国时,韩国贵族韩非是一位作家,他的著作较多,其中有《孤愤》一书,表达他内心悲痛孤直不容于时也。后遂用为愤世孤独之典。
唐.罗隐《秋日怀贾随进士》诗:“长缨惭贾谊,孤愤忆韩非。”
【韩非】:约前280-前233 战国末年的哲学家和政治家。出身于韩国贵族,师于荀况,著有孤愤、五蠹、说难等,深受秦王政的重视,并出使秦国,后被李斯等陷害。死于狱中。他吸取当时道、儒、墨各家思想中的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,发展了前期法家思想,集法家学说的大成
【孤愤】: 韩非 所著的书篇名。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:“﹝ 韩非 ﹞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,观往者得失之变,故做孤愤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孤愤,愤孤直不容於时也。”后以“孤愤”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。 唐刘知几 史通·自叙:“虽任当其职,而吾道不行;见用於时,而美志不遂。鬱怏孤愤,无以寄怀。” 清顾炎武 赠钱行人邦寅诗:“孤愤心犹烈,穷愁气未申。” 鲁迅 准风月谈·“吃白相饭”:“第一段是欺骗。见贪
更化:
改旧更新,指政令教化的改革。汉书.董仲舒传:“为政而不行,甚者必变而更化之,乃可理也。……当更化而不更化,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。故汉得天下以来,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,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