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地名【灵泉寺石窟】灵泉寺石窟在哪里,灵泉寺石窟介绍


在今河南安阳县城西南五十里宝山。灵泉寺始建于东魏,初名宝山寺。隋文帝赐名为灵泉寺。石窟规模不大,共有两个洞窟和二百零九个摩崖小龛,分布于东面岚峰山和西面宝山一带。大留圣窟位于岚峰山西坡,俗称道凭石堂,始凿于东魏武定四年(546),是道凭禅修之所。现存造像为北齐雕造后移入窟内的。大住圣窟位于宝山南坡,隋开皇九年(589)灵裕所开凿。窟内造像为卢舍那、阿弥陀、弥勒佛三身像,窟门外两侧分别刻迦毗罗神王和那罗延神王及石刻佛经《大集经·月藏分》、《摩诃摩耶经》、《法华经》等。另外还有很多别具特色的摩崖小龛,其中浮雕塔龛一百五十三个,从隋开皇年间一直延续到唐天宝年间,成为国内罕见的浮雕塔林。


在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南25千米的宝山。山有南北两峰,中有一东西向峡谷,石窟即在峡谷两侧,因中间旧有灵泉寺,故名。北峰东南侧为106窟,南峰西北侧为64窟,共170窟。从东魏武定四年(546年)开凿大留圣窟起至宋末,历时600余年。北峰东南侧正中的大住圣窟凿于隋开皇九年(589年),是石窟造像中的杰作。平面呈长方形,面积5.8平方米。门圆拱状,两旁雕刻罗那延神王和加毗罗神王像,手持叉剑,刚劲凶猛,门额上方凿一佛龛,内雕一佛二菩萨。窟内顶部刻莲花藻井,周围刻飞天。窟东、西、北三壁皆有一拱券式龛,内雕一佛二菩萨,两旁又竖刻不同姿势的坐佛像,每排7尊,每壁14排。门的内壁刻有24个佛名,至今保存完整。灵泉寺旧址上还保存一对北齐石塔(其一为高僧道凭法师烧身塔),一对唐代石塔,一对北朝石狮。是研究古代宗教、建筑和民间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• 【灵泉】: 1.对泉水的美称。 南朝陈张君祖 赠沙门竺法頵诗之一:“峭壁溜灵泉,秀岭森青松。” 唐柳宗元 寿州安丰县孝门铭:“神锡祕址,三秀灵泉。” 宋苏轼 赠陈守道诗:“渴饮灵泉水,飢食玉树枝。” 明唐顺之 嵩阳宫柏诗:“灵泉玉女灌,甘雨岳神通。”2.道教指人的唾液。 唐吕岩 直指大丹歌:“池沼泓泓翻玉液,楼臺叠叠运灵泉。”3.喻纯洁的感情。 郭沫若 女神·湘累:“你这不可思议的内在
  • 【石窟】: 1 ∶古时一种就着山崖开凿成的寺庙建筑,内有佛像或佛教故事的壁画和石刻等敦煌石窟云岗石窟2 ∶山岩上的洞

  • 冥阨:

    冥,又作黾、渑、��,阨又作塞、隘。即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南平靖关。吕氏春秋·有始览、淮南子·墬形训列为九塞之一。与附近大隧、直辕二隘并为淮、汉间兵争要地。左传定公四年前50


  • 历史地名【厄鲁特部】厄鲁特部在哪里,厄鲁特部介绍
  • 历史地名【厄鲁特部】厄鲁特部在哪里,厄鲁特部介绍 >> 历史地名【厄鲁特部】厄鲁特部在哪里,厄鲁特部介绍...

  • 历史地名【武口】武口在哪里,武口介绍
  • 历史地名【武口】武口在哪里,武口介绍 >> 历史地名【武口】武口在哪里,武口介绍...

  • 历史地名【三湘】三湘在哪里,三湘介绍
  • 历史地名【三湘】三湘在哪里,三湘介绍 >> 历史地名【三湘】三湘在哪里,三湘介绍...

  • 历史地名【孔城】孔城在哪里,孔城介绍
  • 历史地名【孔城】孔城在哪里,孔城介绍 >> 历史地名【孔城】孔城在哪里,孔城介绍...

  • 历史地名【塘口】塘口在哪里,塘口介绍
  • 历史地名【塘口】塘口在哪里,塘口介绍 >> 历史地名【塘口】塘口在哪里,塘口介绍...

  • 历史地名【光宅寺】光宅寺在哪里,光宅寺介绍
  • 历史地名【光宅寺】光宅寺在哪里,光宅寺介绍 >> 历史地名【光宅寺】光宅寺在哪里,光宅寺介绍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