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之服的一种。据蔡邕《独断》,此冠服“汉受之秦”。汉代为皇帝乘舆所常服。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下》:“通天冠,高九寸,正竖,顶少邪却,乃直下为铁卷梁,前有山,展筩为述,乘舆所常服。服衣,深衣制,有袍,随五时色。”唐代为皇帝冬至受朝贺、祭还、宴群臣、养老之服。冠,二十四梁,附蝉十二首,施珠翠、金博山(重山),黑介帻。服,绛纱袍,朱里红罗裳,白纱中单,白袜、黑舄。明代则为皇帝郊庙、省牲,皇太子、亲王冠婚、醮戒时穿戴。皇帝冠,饰以金博山,附以十二蝉文装饰及珠翠等物,用黑介帻裹发。袍及蔽膝,均为绛纱制成,另有白色缎带、革带、佩绶,略同唐制。赤鞋、白袜。太子、诸王之制稍减。
" />
通天冠
候气:
①古代试图将律与历结合在一起的学说或实验。又称候气说。据后汉书·律历志载:在“为室三重”的缇室里,按方位置律管,管末端放入苇膜灰,此灰将为季节变化所动。候气说来源于律与月相配的礼记·月令,律与节气相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