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落俗套,有所创新。窠臼:亦作“臼窠”,指陈旧的格调。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六回:“这‘凸’、‘凹’二字,历来用的人最少,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,更觉新鲜,不落窠臼。”
述宾 窠臼,旧格式。不落俗套,有所创新。叶永烈《是是非非“灰姑娘”》:“这样,才会给读者以“新鲜感”,避免俗套,做到不落窠臼。”△用于比喻独创一格。→别开生面 ↔如法炮制 依样胡芦
邓林:
源见“夸父逐日”。泛指森林。汉 祢衡鹦鹉赋:“想昆山之高岳,思邓林之扶疏。”亦喻指功业。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八:“馀迹寄邓林,功竟在身后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