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分全国为二十三路,即京东东、京东西、京西南、京西北、河北东、河北西、永兴军、秦凤、淮南东、淮南西、河东、两浙、江南东、江南西、荆湖南、荆湖北、成都府、梓州、利州、夔州、福建、广南东、广南西。九年,分两浙为东、西二路,共为二十四路;十年,两浙东、西二路复合为一。此后,续有并合分增,至元丰八年(1085年),复行二十三路制,崇宁四年(1105年),增设京畿路,又成二十四路。大观元年(1107年),分广南西路设黔南路;三年,复并黔南入广南西,仍为二十四路,至政和初,相沿不改。
观音滩市:
即今湖南祁阳县南二十二里观音滩镇。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祁阳县图:县南有观音滩市。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