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生知安行】生知安行解释,生知安行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生知安行】生知安行解释,生知安行来历出处


《礼记.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学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,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”“生知安行”谓不待学而知之,发于本愿从容不迫地实行。古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资质。明 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尽心知性知天,是生知安行事。”清 朱之瑜《勿斋记》:“生知安行者,古今之所贵,而人生之所大愿也。”


并列“生而知之”、“安而行之”之省略。清·朱之瑜《勿斋记》:“生知安行者,古今之所共贵,而人生之所大愿也。”△褒义。古以为圣人方能具有的素质。

  • 【生知】: 谓不待学而知之。语本论语·季氏:“生而知之者上也。” 晋葛洪 抱朴子·勖学:“人理之旷,道德之远,阴阳之变,鬼神之情,缅邈玄奥,诚难生知。” 宋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:“生性如生知,辞如老成,一联一咏,令人振惊。” 明宋濂 新刻<楞伽经>序:“经凡一百五十一品,兹所存者,特其一尔,其言幽眇精深……钦惟皇上以生知之圣,一观輒悟。”
  • 【安行】: 1.徐行,缓行。诗·小雅·何人斯:“尔之安行,亦不遑舍。” 马瑞辰 通释:“安行对疾行言,即缓行。”后汉书·崔駰传:“縶余马以安行,俟性命之所存。” 李贤 注:“安行,不奔驰也。”2.谓发于本愿,从容不迫地实行。语本礼记·中庸:“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,一也。” 宋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:“彼皆大圣人,安行利行何所不可,又復何求於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!” 明方孝孺 赠

  • 剥面皮:

    讥讽人厚颜无耻。晋代裴启裴子语林:“王武子与武帝围棋,孙皓看。王曰:‘孙归命,何以好剥人面皮?’皓曰:‘见无礼于其君者,则剥其皮。’乃举棋局,武子伸脚在局下,故讥之。”王武子:王中,字武子。


    历史典故【生知安行】生知安行解释,生知安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三人成市虎】三人成市虎解释,三人成市虎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三人成市虎】三人成市虎解释,三人成市虎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三人成市虎】三人成市虎解释,三人成市虎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生知安行】生知安行解释,生知安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立草】立草解释,立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立草】立草解释,立草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立草】立草解释,立草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生知安行】生知安行解释,生知安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一口同声】一口同声解释,一口同声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一口同声】一口同声解释,一口同声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一口同声】一口同声解释,一口同声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生知安行】生知安行解释,生知安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胸有成略】胸有成略解释,胸有成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胸有成略】胸有成略解释,胸有成略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胸有成略】胸有成略解释,胸有成略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生知安行】生知安行解释,生知安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宋玉文】宋玉文解释,宋玉文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宋玉文】宋玉文解释,宋玉文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宋玉文】宋玉文解释,宋玉文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生知安行】生知安行解释,生知安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廉颇负荆】廉颇负荆解释,廉颇负荆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廉颇负荆】廉颇负荆解释,廉颇负荆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廉颇负荆】廉颇负荆解释,廉颇负荆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