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食不甘味】食不甘味解释,食不甘味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食不甘味】食不甘味解释,食不甘味来历出处


甘味:味道美好。吃东西不辨美味。形容忧虑不安或操劳忙碌。《淮南子.泰族训》:“晋献公欲伐虞,宫之奇存焉,为之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,而不敢加兵焉。”《旧唐书.李靖传》:“往者国家草创,太上皇以百姓之故,称臣于突厥,朕未尝不痛心疾首,志灭匈奴,坐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”《醒世恒言》卷一九:“但闻越鸟南栖,狐死首丘,万里亲戚坟墓,俱在南朝,早暮思想,食不甘味。”亦作“食不遑味”。三国魏.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今臣居外,非不厚也,而寝不安席,食不遑味者,以二方未克为念。”亦作“食不终味”。三国魏.曹植《释愁文》:“沈溺流俗,眩惑名位,濯缨弹冠,咨诹荣贵。坐不安席,食不终味,遑遑汲汲,或惨或悴。所鬻者名,所拘者利。”亦作“食不知味”。唐.白居易《初授拾遗献书》:“臣所以授官以来,仅将十日;食不知味,寝不遑安。唯思粉身,以答殊宠,但未获粉身之所耳。”


主谓 甘味,指吃出味道。吃饭没有味道。形容内心忧虑,致饮食不辨美味。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泊。”《警世通言》:“却说玄宗自离了贵妃三日,食不甘味,卧不安席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内心焦灼不安。→卧不安席 寝食不安 心事重重 ↔饱食终日。也作“食不遑味”、“食不知味”、“食不终味”。

  • 【食】: 食 shí 吃:食肉
  • 【甘味】: 1.美味。管子·幼官:“五和时节,君服黄色,味甘味,听宫声。”晋书·毕卓传:“ 卓 尝谓人曰:‘得酒满数百斛船,四时甘味置两头,右手持酒杯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一生矣。’”2.觉得味道美。史记·苏秦列传:“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然如县旌而无所终薄。” 宋周密 齐东野语·符离之师:“此臣所以食不甘味,而寝不安席也。”三国演义第三六回:“ 备 闻公将去,如失左右手,虽龙肝凤髓,亦

  • 永和:

    源见“兰亭会”。代指王羲之等山阴 兰亭会。因其举行于东晋 永和九年,故称。唐 刘言史上巳日陪襄阳李尚书宴光风亭诗:“为报会稽亭上客,永和应不胜元和。”


    历史典故【食不甘味】食不甘味解释,食不甘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酒浇使平】酒浇使平解释,酒浇使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酒浇使平】酒浇使平解释,酒浇使平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酒浇使平】酒浇使平解释,酒浇使平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食不甘味】食不甘味解释,食不甘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椎肤剥髓】椎肤剥髓解释,椎肤剥髓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椎肤剥髓】椎肤剥髓解释,椎肤剥髓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椎肤剥髓】椎肤剥髓解释,椎肤剥髓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食不甘味】食不甘味解释,食不甘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黄耳传书】黄耳传书解释,黄耳传书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黄耳传书】黄耳传书解释,黄耳传书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黄耳传书】黄耳传书解释,黄耳传书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食不甘味】食不甘味解释,食不甘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释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释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释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食不甘味】食不甘味解释,食不甘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鹪鹩一枝】鹪鹩一枝解释,鹪鹩一枝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鹪鹩一枝】鹪鹩一枝解释,鹪鹩一枝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鹪鹩一枝】鹪鹩一枝解释,鹪鹩一枝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食不甘味】食不甘味解释,食不甘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观者云集】观者云集解释,观者云集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观者云集】观者云集解释,观者云集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观者云集】观者云集解释,观者云集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