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江苏溧水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溧水县: 胭脂河 “其地有胭脂冈,因名。明洪武中,议通苏、浙粮运,命崇山侯李新凿开胭脂冈,引石臼湖水,会于秦淮,以为运河。永乐初废”。
秭归山:
在今湖北秭归县境。后汉书·和帝纪:永元十二年 100,“秭归山崩”。李贤注: “ 东观记 曰: 秭归山高四百余丈,崩填溪水,厌杀百余人。”
历史地名在今江苏溧水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溧水县: 胭脂河 “其地有胭脂冈,因名。明洪武中,议通苏、浙粮运,命崇山侯李新凿开胭脂冈,引石臼湖水,会于秦淮,以为运河。永乐初废”。
秭归山:
在今湖北秭归县境。后汉书·和帝纪:永元十二年 100,“秭归山崩”。李贤注: “ 东观记 曰: 秭归山高四百余丈,崩填溪水,厌杀百余人。”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