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遥呼相应”。谓远远地互相照应,配合。《续资治通鉴.宋宁宗嘉定六年》:“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,父子兄弟,往往遥呼相应,由是人无固志,故所至郡邑皆下。”孔厥《新儿女英雄续传》第六章:“过道里的学生们,跟着喊起了爱国的口号,唱起了爱国的歌曲,和远远大门外学生们的摇旗呐喊的声音,遥相呼应。”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四章:“吴家沟东南面也传来了隆隆声,和常高山的炮声遥相呼应。”
偏正 两个事物之间远远地互相联系、互相响应。王林《叱咤风云》:“这正好跟红军的北上抗日,紧紧配合,遥相呼应。”※应,不读作yīng。△多用于表示不同时、空的两事物之间的联系。→鼋鸣鳖应山崩钟应。也作“遥呼相应”、“遥相应和”。
李下瓜田:
同“瓜田李下”。清 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:“愿侍瑶阶,扫除花殿,一片冰心,早离李下瓜田。” 并列 在李树下整冠,在瓜田里穿鞋,有被人当作偷李偷瓜的嫌疑。语本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:“君子防未然,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