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北五十里洞山。本名普利寺,唐大中时良价禅师建,世号洞山宗。元末毁。明重建。清康熙八年 (1669) 修。
东汉:
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无极县城东部。属七汲镇。人口 3590。南依滹沱河,北临磁河故道,古时屡遭水灾,忌涝取旱冠方位名东旱,后演变为今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传统庙会。通公路。有烈士纪念亭。
历史地名在今江西宜丰县东北五十里洞山。本名普利寺,唐大中时良价禅师建,世号洞山宗。元末毁。明重建。清康熙八年 (1669) 修。
东汉:
集镇名。在河北省无极县城东部。属七汲镇。人口 3590。南依滹沱河,北临磁河故道,古时屡遭水灾,忌涝取旱冠方位名东旱,后演变为今名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传统庙会。通公路。有烈士纪念亭。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