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《说岳全传》一四回:“千真万确,朝廷已差官兵前去征剿了。”老舍《茶馆》二幕:“我这儿千真万确还没开张,这您知道!”亦作“千真万真”。《红楼梦》三五回:“千真万真,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,全不如宝丫头。”
并列 形容绝对真实。爱新觉罗·溥仪《我的前半生》:“这些千真万确的故事,当时我身边的人并不肯直接告诉我。”△用以说明事物的真实程度。也作“千真万真”。
鬼画符:
主谓 比喻书法拙劣。也用来形容说话不实。后西游记19回:“你这小猴儿倒也有三分~,还不辱没了你老祖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虚伪。→鬼话连篇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