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词典【礼部员外郎】礼部员外郎介绍,礼部员外郎历史知识


官名。隋开皇六年(586)始置,为尚书省礼部头司礼部司次官,佐司之长官礼部侍郎掌司事。大业三年(607)改称仪曹承务郎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旧称。置一员,从六品上,佐礼部郎中掌礼部司事。龙朔二年(662)改称司礼员外郎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光宅元年(684)改称春官员外郎,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前期为六品寄禄官,元丰改制后,始有实际职掌,为礼部之佐贰官,参领本部事务,降为正七品。辽亦设,开泰五年(1016),王景运任此职,其制不详。金代设一员,从六品,元代设二员,从六品。均同宋制,参领本部事务。明清于礼部所属仪制、祠祭、精膳、主客四清吏司设员外郎,为各司之副长官,分别冠以各司之名号。明制,每司设一员,从五品。清代每司员额不等,四司共十二人,分别由宗室一人,满洲八人、蒙古一人、汉二人充任。初制正四品,顺治十六年(1659)改正五品,康熙九年(1670)定从五品。此外,礼部铸印局设员外郎一人。宣统三年(1911),礼部改为典礼院,遂废。

  • 【礼部】:官署名,清代中央政府的六部之一,掌礼乐、祭祀、封建、宴乐文学校贡举的政令
  • 【员外郎】: 官名。员外,本指正员以外的郎官。 晋武帝 始设员外散骑常侍,员外散骑侍郎,简称员外郎。 隋开皇 时,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员外郎一人,为各司的次官。 唐 以后,直至 明清 ,各部都有员外郎位在郎中之次。 唐韩愈 送殷员外序:“由是 殷侯侑 自太常博士迁尚书虞部员外郎,兼侍御史。”红楼梦第二四回:“﹝ 贾政 ﹞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。”参阅文献通考·职官六。

  • 州重:

    又名州望。见“贡举”。


  • 历史词典【文宗阁】文宗阁介绍,文宗阁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文宗阁】文宗阁介绍,文宗阁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文宗阁】文宗阁介绍,文宗阁历史知识...

  • 历史词典【醉舆】醉舆介绍,醉舆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醉舆】醉舆介绍,醉舆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醉舆】醉舆介绍,醉舆历史知识...

  • 历史词典【特简】特简介绍,特简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特简】特简介绍,特简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特简】特简介绍,特简历史知识...

  • 历史词典【乳酪院】乳酪院介绍,乳酪院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乳酪院】乳酪院介绍,乳酪院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乳酪院】乳酪院介绍,乳酪院历史知识...

  • 历史词典【阿古柏】阿古柏介绍,阿古柏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阿古柏】阿古柏介绍,阿古柏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阿古柏】阿古柏介绍,阿古柏历史知识...

  • 历史词典【陇上歌】陇上歌介绍,陇上歌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陇上歌】陇上歌介绍,陇上歌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陇上歌】陇上歌介绍,陇上歌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