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典故【枯鱼衔索】枯鱼衔索解释,枯鱼衔索来历出处
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枯鱼衔索,几何不蠹。二亲之寿,忽如过隙。”衔:含。索:绳子。原意为串在绳子上的干鱼。后用以比喻存日不多,生命短促。后因用为思念已故双亲之典。
北周.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泣风雨于梁山,惟枯鱼之衔索。”
主谓 衔,含。索,绳子。串在绳索上的干鱼。①比喻日子不多,生命短促。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1 :“枯鱼衔索,几何不蠹。二亲之寿,忽如过隙。”②引申为思念已故父母。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泣风雨于梁山,惟枯鱼衔索。”△贬义。用于人生生死伤痛方面。→行将就木 钟鸣漏尽 ↔来日方长
德被八方:
明·郭勋英烈传第29回:“不可,不可!主公德被八方,名高天下,岂可称臣逆贼!”
👍 点赞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