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形火器。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(1598)赵士桢参照西洋火绳枪和佛郎机创制。长约六尺,重五斤,前用溜筒(即母铳铳管),后部可安子铳,每铳备有子铳五个。其铳发火装置与鲁密铳同,唯其下加有护圈。子铳预先填好,长六寸,重十两,开有火门,轮流装入铳管发射,其速甚快。
" />
掣电铳
催驱房:
官署名。北宋元丰改制后,门下省、中书省、尚书省均置,掌考察督催文牍稽违。
历史知识管形火器。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(1598)赵士桢参照西洋火绳枪和佛郎机创制。长约六尺,重五斤,前用溜筒(即母铳铳管),后部可安子铳,每铳备有子铳五个。其铳发火装置与鲁密铳同,唯其下加有护圈。子铳预先填好,长六寸,重十两,开有火门,轮流装入铳管发射,其速甚快。
" />
掣电铳
催驱房:
官署名。北宋元丰改制后,门下省、中书省、尚书省均置,掌考察督催文牍稽违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