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洪武元年(1368)改惠州路置。治归善县(今惠州市)。辖境西起今广东九连山、罗浮山和潼湖,东包有兴宁、五华及揭西县西部地。属广东省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割兴宁、五华二县地置嘉应州,辖境缩小。1912年废。
淮南格物:
明王艮格物说。旨在发挥儒家“修齐治平”思想。因其家居淮南泰州,故名。以尊身立本为主旨,谓身与天下国家为一物,身为本,天下国家为末。训格物之“格”如格式之格,“即絜矩之谓”。以身是个矩,天下国家是个方
历史知识明洪武元年(1368)改惠州路置。治归善县(今惠州市)。辖境西起今广东九连山、罗浮山和潼湖,东包有兴宁、五华及揭西县西部地。属广东省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)割兴宁、五华二县地置嘉应州,辖境缩小。1912年废。
淮南格物:
明王艮格物说。旨在发挥儒家“修齐治平”思想。因其家居淮南泰州,故名。以尊身立本为主旨,谓身与天下国家为一物,身为本,天下国家为末。训格物之“格”如格式之格,“即絜矩之谓”。以身是个矩,天下国家是个方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