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闻广博,知识丰富。《魏书.李业兴传》:“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,博闻多识,万门千户,所宜访询。”唐.张九龄《集贤殿书院上赐宴序》:“及乎鸿生硕儒、博闻多识之士,自开元肇建以迄于今,大用征集,焕乎广内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三五回:“公子生长中原,博闻多识,必知此兽之名。”亦作“博闻博识”。宋.陆九渊《语录》:“君子虽博闻博识,不以此自负。”亦作“博识多闻”。《北史.徐之才传》:“〔之才〕既博识多闻,由是于方术尤妙。”
并列 见闻极广,知识很多。唐·张九龄《集贤殿书院上赐宴序》:“及乎鸿生硕儒,博闻多识之士,自开元肇建以迄于今,大用征集,焕乎广内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学识方面。
不成三瓦:
成:齐全。指盖屋顶时,留下三片瓦的地方不加覆盖。比喻事物有缺陷,不完美。史记.龟策列传:“物安可全乎?天尚不全,故世为屋不成三瓦而陈之,以应之天……。” 述宾 盖屋顶时尚缺三片瓦。比喻不期望求全之意。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