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效马效羊者右牵之。”郑玄注:“用右手便。”后世因以“顺手牵羊”比喻顺便行事,毫不费力。元 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二折:“我也不听他说,是我把右手带住马,左手揪着他眼扎毛,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了。”今特指顺便拿走别人的东西。《黄绣球》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、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连动 顺便把人家的羊牵走。比喻乘便行事,毫不费力。后亦比喻乘机拿取他人的物件。语本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吾党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,而子证之。”《黄绣球》3回:“怕的是……难免有趁火打劫、顺手牵羊的事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乘机做某件事。→信手拈来 ↔挟山超海
除姜后珥:
借指为讽谏帝王而自责。清王闿运圆明园词诗: “内装颇学崔家髻。讽谏频除姜后珥。玉路旋悲车鸣, 金銮莫问残镫事。 ” 参见:○姜后戒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