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广西博6*白6*县西南之南流江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四年(863),南诏陷交趾,蔡袭“幕僚樊绰携其印渡浮江”。胡三省注:“自白州博6*白6*县西南百里下北戍滩,出马门江,渡海,抵安南界。樊绰携印渡处,即此江。”
嵩丘:
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一说另有嵩丘山。晋潘岳 怀旧赋: “前瞻太室,傍眺嵩山。”李善注引 河南郡图经 曰: “嵩丘在县西南十五里。”
历史地名即今广西博6*白6*县西南之南流江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四年(863),南诏陷交趾,蔡袭“幕僚樊绰携其印渡浮江”。胡三省注:“自白州博6*白6*县西南百里下北戍滩,出马门江,渡海,抵安南界。樊绰携印渡处,即此江。”
嵩丘:
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嵩山。一说另有嵩丘山。晋潘岳 怀旧赋: “前瞻太室,傍眺嵩山。”李善注引 河南郡图经 曰: “嵩丘在县西南十五里。”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