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泾渭不分】泾渭不分解释,泾渭不分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泾渭不分】泾渭不分解释,泾渭不分来历出处


泾:泾水,在陕西省,是渭水的支流。渭:渭水,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,东流横贯陕西省中部,到潼关注入黄河。 泾水、渭水在陕西境内合流,古人认为泾水浑、渭水清。实际是泾水清、渭水浑。 此典是吴达向清世祖福临(顺治帝)上奏条陈:对用人不能像泾水、渭水浑清不分那样,好人、坏人都不分。 吴达,江南人。从刑部员外郎升御史。吴达在顺治二年(1645年)上奏条陈说:现在清朝用人,都是选取于明朝末期的人才,那些抗争直言、违背当时权贵的人,就被遗弃而到深山密林隐居去了,这是明朝末年所罢免废除,而今天应当起用的人。叛逆同党形成权势羽翼,贪污成风品行恶劣的败类,这是明朝末期所罢免废除的,而今天也不可不罢免废除。那些为保持自己俸禄官位而用手段去结交权贵、倒行逆施违反常理的人,这是明朝末年没有罢免废除,而今天不可不罢免废除的。自从清朝建国定都京师的初期,借招引人才为名,还可以兼着收用不正派和正派的人。现在长江以南都平定下来,人才也都聚集起来了,如果还是泾水、渭水浑清不分那样,好人、坏人都不分,那就是品行高尚的好人灰心失望,行动鬼祟的坏人都竞争挤进来了。

【出典】:

《清史稿》卷244《李森先、李呈祥、魏琯传附吴达传》9620页:“疏言:‘今日用人,皆取材于明季。抗直忤时,山林放弃,此明季所黜,而今日当用者也。逆党权翼,贪墨败类,此明季所黜而今日不可不黜者也。持禄养交,倒行逆施,此明季未黜而今日不可不黜者也。定鼎初年,藉招徕为名,犹可兼收邪正。江南既定,人材毕集,若复泾、渭不分,则君子气沮,宵小竞进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林则徐《复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》:“总之,驭夷宜刚柔互用,不必视之太重,亦未便视之太轻。与其泾、渭不分,转致无所忌惮,曷若薰获有别,俾皆就我范围。”


见“泾渭同流”。《清史稿·李森先传》:“江南既定,人材毕集,若复泾渭不分,则君子气沮,宵小竞进。”

  • 【泾渭】: 1.指 泾水 和 渭水 。诗·邶风·谷风“ 涇 以 渭 浊,湜湜其沚” 毛 传:“ 涇渭 相入而清浊异。”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:“大王之国,四塞以为固,北有 甘泉 、 谷口 ,南带 涇渭 。” 三国魏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:“山岑高无极, 涇渭 扬浊清。”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·情采:“若择源於 涇渭 之流,按轡於邪正之路,亦可以驭文采矣。” 唐杜甫 骢马行:“昼洗须
  • 【不分】: 1.不服气;不平。南齐书·王僧虔传:“ 庾征西翼 书,少时与 右军 齐名, 右军 后进, 庾 犹不分。” 宋梅尧臣 龙柏诗:“苦练不分颜色近,紫荆未甘开谢迟。” 古直 杂感寄楚伧一厂诗:“蓴鱸不分因秋起,块垒生憎借酒浇。”2.不料。 唐陈陶 水调词之二:“容华不分随年去,独有妆楼明镜知。” 明汤显祖 牡丹亭·移镇:“天下事,鬢边愁,付东流。不分吾家小 杜 ,清时醉梦 扬州 。” 清

  • 床头易:

    同“床头周易”。宋 刘仙伦满江红.寿郡幕词:“和月绮,南坡石。滴露6*点,床头易。”


    历史典故【泾渭不分】泾渭不分解释,泾渭不分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量如江海】量如江海解释,量如江海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量如江海】量如江海解释,量如江海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量如江海】量如江海解释,量如江海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泾渭不分】泾渭不分解释,泾渭不分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章台折柳】章台折柳解释,章台折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章台折柳】章台折柳解释,章台折柳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章台折柳】章台折柳解释,章台折柳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泾渭不分】泾渭不分解释,泾渭不分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倚瑟高歌】倚瑟高歌解释,倚瑟高歌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倚瑟高歌】倚瑟高歌解释,倚瑟高歌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倚瑟高歌】倚瑟高歌解释,倚瑟高歌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泾渭不分】泾渭不分解释,泾渭不分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残杯冷炙】残杯冷炙解释,残杯冷炙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残杯冷炙】残杯冷炙解释,残杯冷炙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残杯冷炙】残杯冷炙解释,残杯冷炙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泾渭不分】泾渭不分解释,泾渭不分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门有雀罗】门有雀罗解释,门有雀罗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门有雀罗】门有雀罗解释,门有雀罗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门有雀罗】门有雀罗解释,门有雀罗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泾渭不分】泾渭不分解释,泾渭不分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不仕无义】不仕无义解释,不仕无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不仕无义】不仕无义解释,不仕无义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不仕无义】不仕无义解释,不仕无义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