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十世宥】十世宥解释,十世宥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十世宥】十世宥解释,十世宥来历出处


《左传.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于是祁奚老矣,闻之,乘驲(音rì,驿马)而见宣子,曰:‘……夫谋而鲜过,惠训不倦者,叔向有焉,社稷之固也。犹将十世宥之,以劝能者。今壹不免其身,以弃社稷,不亦惑乎?’”

春秋时,晋侯要治叔向罪。祁奚去见范宣子,要求予以赦免。他说叔向极有能为,是国政的柱石,国之重臣十世子孙犯罪都应赦免,这样才能鼓励有才能的人为国出力。后因用为称美重臣才德之典。

唐.韩愈《寄卢仝》:“苗裔当蒙十世宥,岂谓贻厥无基阯。”此以祁奚语借以赞美卢仝的俊才。


偏正 功臣后代即使有罪,也应加以宽恕。据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载,春秋时晋范宣子杀叔向之弟羊舌虎等而囚叔向。祁奚见宣子曰:“夫谋而鲜过、惠训不倦者,叔向有焉,社稷之固也,犹将十世宥之,以劝能者。今壹不免其身,以弃社稷,不亦惑乎?”唐·韩愈《寄卢全》诗:“苗裔当蒙十世宥,岂谓贻厥无基址。”△反映了古代执法的一种情况。↔王子犯法,庶民同罪。 也作“十世宥能”。

  • 【十世宥】: 据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载, 春秋 时 晋范宣子 杀 叔向 之弟 羊舌虎 等而囚 叔向 。 祁奚 见 宣子 ,曰:“夫谋而鲜过、惠训不倦者, 叔向 有焉,社稷之固也,犹将十世宥之,以劝能者。今壹不免其身,以弃社稷,不亦惑乎?”后因以“十世宥”谓功臣后裔即使有罪,也应予宽恕。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:“今所考案,皆海内人誉,忧国忠公之臣。此等犹将十世宥也,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?” 唐韩愈 寄卢仝
  • 【宥】: 宥 yòu 宽容,饶恕,原谅:宥罪

  • 丧明:

    源见“丧明之痛”。谓眼睛失明。明无名氏四贤记.寻亲:“小弟非不知也,只因情关至爱,所以愚比丧明。”


    历史典故【十世宥】十世宥解释,十世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童叟无欺】童叟无欺解释,童叟无欺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童叟无欺】童叟无欺解释,童叟无欺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童叟无欺】童叟无欺解释,童叟无欺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十世宥】十世宥解释,十世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喜愠不形于色】喜愠不形于色解释,喜愠不形于色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喜愠不形于色】喜愠不形于色解释,喜愠不形于色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喜愠不形于色】喜愠不形于色解释,喜愠不形于色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十世宥】十世宥解释,十世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巫山暮云】巫山暮云解释,巫山暮云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巫山暮云】巫山暮云解释,巫山暮云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巫山暮云】巫山暮云解释,巫山暮云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十世宥】十世宥解释,十世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在三之谊】在三之谊解释,在三之谊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在三之谊】在三之谊解释,在三之谊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在三之谊】在三之谊解释,在三之谊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十世宥】十世宥解释,十世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分门别户】分门别户解释,分门别户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分门别户】分门别户解释,分门别户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分门别户】分门别户解释,分门别户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十世宥】十世宥解释,十世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海枯见底】海枯见底解释,海枯见底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海枯见底】海枯见底解释,海枯见底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海枯见底】海枯见底解释,海枯见底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