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名大茅峡。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。为长江小三峡之一。王士正 《蜀道驿程记》云: “过猫儿峡,莲峰叠崿,亏蔽云日,一山突起,石棱刻露,其色青碧,曰青石尾。”
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与江津市间。系长江切割观音山而造成的峡谷,江流湍急。有石如猫捕鼠状,故名。
同罗部:
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北。新唐书·回鹘传·同罗:同罗“在薛延陀北,多览葛之东,距京师七千里而赢”。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于此置龟林都督府。天宝末安禄山叛乱,劫同罗兵用之,号“曳落河
历史地名原名大茅峡。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铜罐驿下游。为长江小三峡之一。王士正 《蜀道驿程记》云: “过猫儿峡,莲峰叠崿,亏蔽云日,一山突起,石棱刻露,其色青碧,曰青石尾。”
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与江津市间。系长江切割观音山而造成的峡谷,江流湍急。有石如猫捕鼠状,故名。
同罗部:
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北。新唐书·回鹘传·同罗:同罗“在薛延陀北,多览葛之东,距京师七千里而赢”。唐贞观二十一年647于此置龟林都督府。天宝末安禄山叛乱,劫同罗兵用之,号“曳落河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