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典故【非非想】非非想解释,非非想来历出处


源见“想入非非”。指意念进入玄妙境界。唐 寒山《诗》之二一五:“假使非非想,盖缘多福力。”亦指不切实际的幻想。康有为《寄赠王幼霞侍御》诗:“焰摩欢乐非非想,博望幽忧故故疑。”

  • 【非非想】: 1.“非想非非想处天”的略语。 唐寒山 诗之二一五:“假使非非想,盖缘多福力。” 宋苏轼 水陆法象赞·一切天众:“苦极则修,乐极则流;祸福无穷,纠缠相求;遂超欲色,至非非想,不如一念,真发无上。” 明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:“假饶修到非非想,还比无生隔一阶。”参见“ 非想非非想处天 ”。2.喻不切实际的幻想。 康有为 寄赠王幼霞侍御诗:“ 焰摩 欢乐非非想, 博望 幽忧故故疑。”
  • 【非非】: 1.谓否定应该否定的事物。非所当非,不是就是不是。荀子·修身:“是是非非谓之知。” 杨倞 注:“能辨是为是,非为非,谓之智也。”鬻子·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:“故非非者行是,恶恶者行善,而道諭矣。” 宋苏轼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诗:“非非近乎訕,是是近乎諛。” 元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:“是是非非无尽期,好教我战战兢兢睡不美。”2.并非错误。 三国魏嵇康 释私论:“然事亦有似非而非非,类是
  • 【想】: 想 xiǎng 动脑筋,思索:感想

  • 陶潜米: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指微薄的官俸。宋 王禹偁惠山寺留题诗:“好抛此日陶潜米,学煮当年陆羽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