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安徽萧县西北。三国魏郑浑主持兴修,故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郑浑传》: 魏文帝时,郑浑为沛郡太守,“郡界下湿,患水涝,百姓饥乏。浑于萧、相二县界,兴陂遏,开稻田,郡人皆以为不便。浑曰: ‘地势洿下,宜溉灌,终有鱼稻经久之利,此丰民之本也。’ 遂躬率吏民,兴立功夫,一冬间皆成。比年大收,顷亩岁增,租入倍常,民赖其利,刻石颂之,号曰郑陂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萧县: 郑陂 “在县西北。……今堙”。
冀阳郡:
十六国前燕以冀州人置,治所在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甸子乡黑城,一说在今辽宁源市南大凌河南岸。北齐废。 西晋末慕容廆置,治所不详。约在今辽宁省凌源市附近。十六国前燕治平刚县今凌源市西南。后废。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