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.班固撰《汉书.朱买臣传》:“朱买臣字翁子,吴人也。家贫,好读书,不治产业,常艾(音yì,同刈,是割斫的意思)薪樵,卖以给食,担束薪,行且读。”
“负薪”一词,原出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君使士射,不能,则辞以疾,言曰:‘某有负薪之忧。’”但“负薪”作为一个典故,还是出自上述朱买臣的故事。它的含义与上面《礼记》所载迥然不同。
“负薪”与“挂角”常并称,成为勤苦读书,勉励后学立志自强的典故。
唐.张九龄《叙怀》诗二首之一:“被褐有怀玉,佩印从负薪。”即用其事。
泉客:
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又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卷上:“蛟人,即泉先也,又名泉客。”指鲛人。本作“渊客”,避唐高祖 李渊讳,改“泉客”。唐中宗石淙诗:“水炫珠光遇泉客,岩悬石镜厌山精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