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国家安定巩固。元.关汉卿《哭存孝》一折:“存孝与你安邦定国,他也曾恶征战图名图利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九七回:“话说大梁人范雎字叔,有谈天说地之能,安邦定国之志。”亦作“安邦治国”。明.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一折:“荐贤举善是吾心,安邦治国访知音。”蒋子龙《如何“治亏”》:“中国有那么多能安邦治国的高人智士,有用‘半部就可以治天下’的整部《论语》,有近半个世纪的经营国营企业的经验和教训,怎么就是解决不了区区一个亏损问题呢?”
并列 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《连升三6*级》:“大家联名保荐新科进士张好古说他有经天纬地之才,安邦定国之志,是国家的栋梁。”△褒义。描写治国。→治国安民 治国经邦 保国安民↔蠹国害民 祸国殃民。 也作“安邦治国”、“定国安邦”、“济国安邦”。
不问青红皂白:
谓不辨是非,不问情由。老残游记续集第四回: “不问青红皂白,举起鞭子就打。”参见:○不分皂白 见“不分皂白”。老残游记·续集4回:“~,举起鞭子就打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