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。《汉书.张敞传》:“背恩忘义,伤化薄俗。”《警世通言》卷三○:“小女蒙活命之恩,岂敢背恩忘义。”亦作“背义忘恩”。清.洪昇《长生殿.骂贼》:“享荣华,受富贵,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,如今却一个个贪生怕死,背义忘恩,争去投降不迭。”亦作“背义负恩”。《旧唐书.乔琳传》:“上以其累经重任,顿亏臣节,自受逆命,颇闻讥谐悖慢之言,背义负恩,固不可舍,命斩之。”
并列 背弃道义,忘却恩情。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背恩忘义,伤化薄俗。”《晋书·忠义传》:“虽背恩忘义之徒不可胜载,而蹈节轻生之士无乏于时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人无情无义。→忘恩负义 忘恩背义 背槽抛粪。也作“背义忘恩”、“背恩弃义”、“背恩负义”、“背义负恩”。
马壮人强:
犹人强马壮。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:“可不道马壮人强,父慈子孝,怕什么主忧臣辱。”明 孟称舜娇红记.番衅:“说甚么天心帮孽子,旺气属番邦,都则是马壮人强。” 见“人强马壮”。元·纪君祥赵氏孤儿4折: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