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北。《旧唐书·食货志》:唐大历四年(769),“关内道铸钱等使、户部侍郎第五琦上言,请于绛州汾阳、铜原两监,增置五炉铸钱”。即此。
唐代著名钱监之一。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。《旧唐书·食货志》:大历四年(769年),关内道铸钱等使、户部侍郎第五琦上言,“请于绛州汾阳、铜原两监增置五炉铸钱”,即此。
辋子山:
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辋子河 今昭苏河边。辽史·天祚帝纪二: 天庆七年 1117 九月,“丁酉,猎辋子山”。
历史地名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北。《旧唐书·食货志》:唐大历四年(769),“关内道铸钱等使、户部侍郎第五琦上言,请于绛州汾阳、铜原两监,增置五炉铸钱”。即此。
唐代著名钱监之一。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。《旧唐书·食货志》:大历四年(769年),关内道铸钱等使、户部侍郎第五琦上言,“请于绛州汾阳、铜原两监增置五炉铸钱”,即此。
辋子山:
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北辋子河 今昭苏河边。辽史·天祚帝纪二: 天庆七年 1117 九月,“丁酉,猎辋子山”。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