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朝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桓公伏甲设馔”注引宋明帝《文章志》:“(谢)安能作洛下书生咏,而少有鼻疾,语音浊,后名流多学其咏,弗能及,手掩鼻而吟焉。”
洛生咏即指洛阳书生带鼻浊音的吟咏,犹如今天“哼曲”之音。东晋因谢安能作洛生咏,所以名士皆仿效,一时盛行洛生咏。后因以“洛生咏”用为文人雅量与风度的典故。
宋.苏轼《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》诗:“缅怀周与李,能作洛生咏。”
远至迩安:
至:前来。迩:近。安:安定。远方的人都来归附,近处的人安居乐业。形容国家安定,政治清明。左传.襄公二十四年:“恕思以明德,则令名载而行之,是以远至迩安。” 并列 迩,近。远方的来归附,近处的安居乐业。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