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,错误地传扬开去,越传越错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一回:“这两件事虽无考,古往今来,以讹传讹,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。”
偏正 讹,谬误。谬传错误的事物,越传越错。郭沫若《坐地巡天及其他》:“我发觉有两处不妥当的地方,须得由我自己来改正,免得以讹传讹。”※讹,不读作huà。△贬义。用于谬误的流传方面。→谬种流传 郢书燕说 穿井得人 别风淮雨 耳食之言 ↔事出有因。也作“讹以传讹”、“讹以滋讹”。
和鸣:
源见“卜凤”。比喻夫妻和睦,婚姻美满。唐 白居易得景定婚讫未成而女家改嫁不还财景诉之:“二姓有行,已卜和鸣之兆;三年无故,竟愆嬿婉之期。”宋 柳永集贤宾词:“争似和鸣偕老,免教敛翠啼红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