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道不拾遗”。《新唐书.阚稜传》:“部兵皆群盗,横相侵牟,稜案罪杀之,虽亲故无脱者,至道不举遗。”明 罗曰褧《咸宾录.南夷志一.爪哇》:“至上元间,国人推女子为王,号悉莫,威令整肃,道不举遗。”
见“路不拾遗”。
龙断子叔疑:
借指独占名利之人。清许葭村解龚未斋为人谋馆疑: “其人亦宜怀瑾抱璞,为席珍之待; 从未有以龙断之子叔疑, 作入幕之庾景行者。 ” ●孟子·公孙丑下: “季孙曰: ‘异哉子叔疑! 使己为政,不用,则亦
历史典故同“道不拾遗”。《新唐书.阚稜传》:“部兵皆群盗,横相侵牟,稜案罪杀之,虽亲故无脱者,至道不举遗。”明 罗曰褧《咸宾录.南夷志一.爪哇》:“至上元间,国人推女子为王,号悉莫,威令整肃,道不举遗。”
见“路不拾遗”。
龙断子叔疑:
借指独占名利之人。清许葭村解龚未斋为人谋馆疑: “其人亦宜怀瑾抱璞,为席珍之待; 从未有以龙断之子叔疑, 作入幕之庾景行者。 ” ●孟子·公孙丑下: “季孙曰: ‘异哉子叔疑! 使己为政,不用,则亦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