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释道世《法苑珠林》:“东都有人养鹦鹉,以其慧甚,施于僧。僧教之,能诵经,往往架上不言不动,问其故,对曰:‘身心俱不动,为求无上道。’及其死,焚之,有舍利(舍利子,梵语,即佛骨,此意味鹦鹉已成正果)。”
这是一个佛教故事,旨在宣扬即使禽鸟,只要有诚心亦可修成正果。后因用为咏鹦鹉修佛道的典故。
明.萧良有《龙文鞭影》卷四:“鸜鹆学语,鹦鹉诵经。”
鱼烂而亡:
鱼烂:鱼由内脏烂起,比喻自内部腐坏。比喻国家因内乱而灭亡。公羊传.僖公十九年:“梁亡,此未有伐者。其言梁亡何?自亡也。其自亡奈何?鱼烂而亡也。”宋.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.绍兴三年九月乙卯:“俾财赋不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