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司名。明洪武七年(1374)置。长官田姓。元时,其先祖从征苗族有功,授大万山长官司长官。洪武五年(1372),从征治古、答意二长官司地(今贵州松桃县境),以功改授朗溪蛮夷长官司长官。嘉靖二年(1523)曾参与镇压湖南镇苗民起义。治今贵州印江县东朗溪,管四大村诸寨,居民主要为侗族。
武攸宁:
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。武则天侄。天授中,累擢纳言,封建昌郡王。历迁凤阁侍郎、纳言、冬官尚书。圣历初,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。苛取民财,破家者甚众。神龙初,为岐州刺史,病卒。
历史知识土司名。明洪武七年(1374)置。长官田姓。元时,其先祖从征苗族有功,授大万山长官司长官。洪武五年(1372),从征治古、答意二长官司地(今贵州松桃县境),以功改授朗溪蛮夷长官司长官。嘉靖二年(1523)曾参与镇压湖南镇苗民起义。治今贵州印江县东朗溪,管四大村诸寨,居民主要为侗族。
武攸宁:
唐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。武则天侄。天授中,累擢纳言,封建昌郡王。历迁凤阁侍郎、纳言、冬官尚书。圣历初,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。苛取民财,破家者甚众。神龙初,为岐州刺史,病卒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