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jin

同“孟母择邻”。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.闹殇》:“他背熟的班姬四诫从头学,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。”
主谓 孟母,孟轲的母亲。据传孟子的母亲为了儿子能学儒习礼而三次搬家迁居。事见汉·刘向《古列女传·母仪》。后以此比喻家长重视环境影响与子女成长的关系。《说岳全传》12回:“心承孟母三迁教,腹饱陈平六出奇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教育方面。也作“断机择邻”。
【孟母】: 孟子 的母亲。姓 仉 。曾三次迁移,选择良邻;断所织之布,以激励 孟子 勤奋学习。旧时奉为贤母的典范。事见 汉刘向 列女传·邹孟轲母。 晋潘岳 闲居赋:“此里仁所以为美, 孟母 所以三徙也。” 宋苏轼 潘推官母李氏挽词:“杯盘惯作 陶 家客,弦诵常叨 孟母 邻。”宋史·苏易简传:“及 易简 参知政事,召 薛氏 入禁中,赐冠帔,命坐,问曰:‘何以教子成此令器?’对曰:‘幼则束以礼让,长则
【三迁】: 1.相传 孟轲 幼年时,邻里环境不好, 孟母 三次迁居,使 轲 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。事见 汉刘向 列女传·邹孟轲母、 汉赵歧 孟子题辞。后常以“三迁”为颂扬母教之词。 宋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:“义并三迁峻,书成百卷长。” 清钱谦益 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之五:“三迁之教既成,而一日之养不逮。”2.三次迁徙。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论:“ 范蠡 三迁,皆有荣名。” 清
借镜:
同“借鉴”。鲁迅南腔北调集.关于翻译:“注重翻译,以作借镜,其实也就是催进和鼓励着创作。”秦牧艺海拾贝.南国盆景:“艺术各部门总是可以互相借镜的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