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.刘向《说苑.至公》:“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,左右请求之,共王曰:‘止,楚人遗弓,楚人得之,又何术焉?’仲尼(孔子字)闻之,曰:‘惜乎!其不大。亦曰人遗弓,人得之而已,何必楚也!’促尼所谓大公也。”此事又见《孔子家语.好生》、《孔丛子》、《公孙龙子》。
楚王认为楚人失弓,楚人得弓,无需去找。孔子觉得既然如此,那么楚王的胸怀仍不够宽大。说“人失弓,人得弓”不是更好吗?何必非“楚弓楚得”呢?后因称东西虽然丢失,但从一定的范围看,利并未外溢为“楚弓楚得”。
明.苏复之《金印记》传奇十二:“喜楚弓楚得,免被旁人笑。”
主谓 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。语本《公孙龙子·迹府》:“龙闻楚王,张繁弱之弓,载忘归之矢,以射蛟、兕于云楚之圃,而丧其弓。左右请求之,王曰:‘止,楚王遣弓,楚人得之,又何求乎?’”汉·刘向《说苑·至公》等书亦记有此事。明·苏复《金印记·金钗典卖》:“喜楚弓楚得,免被傍人笑。”△用于处境方面。 →合浦珠还 ↔得不偿失。也作“楚得楚弓”。
鼎湖龙飞:
西汉.司马迁撰史记.封禅书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龙乃上去。余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,堕,堕黄帝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