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同心协济”。谓齐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宋 欧阳修《朋党论》:“以之修身,则同道而相益;以之事国,则同心而共济。”《续资治通鉴.宋高宗绍兴四年》:“故仁宗皇帝时,虽有西夏 元昊之叛,而晏然若无事者,以韩琦、范仲淹同心协济也。”邹鲁《中国同盟会.海外党务》:“夫欲联络情谊,必以消息相通为主。消息通,则情谊洽,则协力相扶,同心共济。”参见“和衷共济”。
并列 心志一致、共渡难关。语本宋·欧阳修《朋党论》:“以之修身,则同道而相益;以之事国,则同心而共济。”《明史·邹元标传》:“方今上在冲岁,敌在门庭,只有同心共济。”△多用于事业遭遇困难之时。→同舟共济↔分道扬镳
痴心不改:
痴心:指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。指对人或对事的追求忠贞执著,不会改变。张黎少年壮志不言愁:“历经苦难痴心不改,少年壮志不言愁。” 主谓 痴心,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。对某人某事忠贞执着,决不改变。张黎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