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同心共济】同心共济解释,同心共济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同心共济】同心共济解释,同心共济来历出处


亦作“同心协济”。谓齐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宋 欧阳修《朋党论》:“以之修身,则同道而相益;以之事国,则同心而共济。”《续资治通鉴.宋高宗绍兴四年》:“故仁宗皇帝时,虽有西夏 元昊之叛,而晏然若无事者,以韩琦、范仲淹同心协济也。”邹鲁《中国同盟会.海外党务》:“夫欲联络情谊,必以消息相通为主。消息通,则情谊洽,则协力相扶,同心共济。”参见“和衷共济”。


并列 心志一致、共渡难关。语本宋·欧阳修《朋党论》:“以之修身,则同道而相益;以之事国,则同心而共济。”《明史·邹元标传》:“方今上在冲岁,敌在门庭,只有同心共济。”△多用于事业遭遇困难之时。→同舟共济↔分道扬镳

  • 【同心】: 1 ∶思想或认识一致同心同德2 ∶共一中心或核心同心圆同心度3 ∶共同的心愿;心思相同神佛原有同心4 ∶志同道合;情投意合昔时同心人,今日两离分
  • 【共济】: 1.谓共同挽救;共同度过;共同成事。三国志·吴志·孙晧传:“孤以不德,阶承统绪,思与贤良共济世道。”宋书·沉攸之传:“且我能下彼,彼必不能下我,共济艰难,岂可自厝同异。” 明张居正 答河道徐凤竹:“前得 山东 抚臺 李公 书,谓开 泇口 不如疏 胶河 ,意与公合。故宜会同。且委用属吏、量派夫役,亦必借其力以共济也。”2.犹言互相帮助。 唐杜甫 诸葛庙诗:“君臣当共济,贤圣亦同时。” 清

  • 痴心不改:

    痴心:指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。指对人或对事的追求忠贞执著,不会改变。张黎少年壮志不言愁:“历经苦难痴心不改,少年壮志不言愁。” 主谓 痴心,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。对某人某事忠贞执着,决不改变。张黎


    历史典故【同心共济】同心共济解释,同心共济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】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解释,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】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解释,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】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解释,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同心共济】同心共济解释,同心共济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白马生】白马生解释,白马生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白马生】白马生解释,白马生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白马生】白马生解释,白马生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同心共济】同心共济解释,同心共济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潭水俱深】潭水俱深解释,潭水俱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潭水俱深】潭水俱深解释,潭水俱深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潭水俱深】潭水俱深解释,潭水俱深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同心共济】同心共济解释,同心共济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阴阴夏木啭黄鹂】阴阴夏木啭黄鹂解释,阴阴夏木啭黄鹂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阴阴夏木啭黄鹂】阴阴夏木啭黄鹂解释,阴阴夏木啭黄鹂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阴阴夏木啭黄鹂】阴阴夏木啭黄鹂解释,阴阴夏木啭黄鹂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同心共济】同心共济解释,同心共济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杀蛇】杀蛇解释,杀蛇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杀蛇】杀蛇解释,杀蛇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杀蛇】杀蛇解释,杀蛇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同心共济】同心共济解释,同心共济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狮子大开口】狮子大开口解释,狮子大开口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狮子大开口】狮子大开口解释,狮子大开口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狮子大开口】狮子大开口解释,狮子大开口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