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卷三十六南朝梁.任彦升(昉)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首》其一:“百王之弊,齐季斯甚,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”唐.李善注:“言衣冠制度、礼乐、轨仪,皆见废弃,故无余也。班固《汉书.赞》曰:‘秦灭六国,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。’”
南朝梁.任昉策文称“衣冠礼乐,扫地无余。”意指礼乐被废弃得干干净净。“文章扫地”即由此语凝缩变化而成。后用指世风颓败,轻视文化教育,文章不值钱,文人遭摧残。
唐.杜甫《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》诗:“豪俊何人在,文章扫地无。”
睹物兴情:
看到眼前景物激起某种感情。南朝梁.刘勰文心雕龙.诠赋:“原夫登高之旨,盖睹物兴情,情以物兴,故义必明雅。” 连动 看到景物而激起某种感情。南朝梁·刘勰文心雕龙·诠赋:“原夫登高之旨,盖~,情以物兴,故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