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余音绕梁】余音绕梁解释,余音绕梁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余音绕梁】余音绕梁解释,余音绕梁来历出处


形容优美的歌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韩国歌女韩娥东向赴齐国,因为没有粮食,只好卖唱乞食。她离开后,歌声仍在梁间环绕,三日不绝,人们都以为她还留在当地。有一次她路过客栈,受到人侮辱,韩娥便长歌当哭,整个村庄的人都被感动得悲不自胜,以致三天都不想吃饭,并马上把她追回。这时,她又放喉高歌,使得整个村子里的男女老少都情不自禁地载歌载舞,忘了先前的悲哀。当地人们送她厚礼,打发她离开那里。所以那个地方的人们至今擅长仿效韩娥的调子唱歌。

【出典】:

《列子·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。过雍门,鬻歌假食。既去,而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,左右以其人弗去。过逆旅,逆旅人辱之。韩娥因曼声哀哭,一里老幼,悲愁垂涕相对,三日不食。遽而追之,娥还,复为曼声长歌,一里老幼,善跃抃舞,弗能自禁,忘向之悲也,乃厚赂发之。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孙觌《长乐寺》诗:“雍门已陈迹,余音空绕梁。”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2回:“当年读书,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,有那‘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’的话,我总不懂。……及至听了小玉先生说书,才知古人措辞之妙。”


见“余音绕梁,三日不绝”。宋·孙觌《长乐寺》:“雍门已冻迹,余音空绕梁。”

  • 【余音】:指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在耳边的声音余音缭绕
  • 【绕梁】: 1.列子·汤问:“昔 韩娥 东之 齐 ,匱粮,过 雍门 ,鬻歌假食。既去,而餘音绕梁欐,三日不絶。”后遂以“绕梁”形容歌声高亢回旋,久久不息。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十:“绕梁之音,实縈絃所思。” 南朝 梁 沉约 咏筝:“徒闻音绕梁,寧知颜如玉。” 明 梅鼎祚 玉合记·怀春:“绕梁雅足清歌,长袖由来善舞。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·丐仙:“餘音嫋嫋,不啻绕梁。”2.古琴名。 晋 傅玄 琴赋序:“ 齐桓公

  • 千人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:

    è è 谓众多唯唯诺诺之人,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。史记.商君列传:“赵良曰:‘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;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’”亦作“千夫诺诺,不如一士谔谔”。宋 苏轼讲田友直字序:“韩城 田益


    历史典故【余音绕梁】余音绕梁解释,余音绕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杳无踪影】杳无踪影解释,杳无踪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杳无踪影】杳无踪影解释,杳无踪影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杳无踪影】杳无踪影解释,杳无踪影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余音绕梁】余音绕梁解释,余音绕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碌碌无才】碌碌无才解释,碌碌无才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碌碌无才】碌碌无才解释,碌碌无才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碌碌无才】碌碌无才解释,碌碌无才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余音绕梁】余音绕梁解释,余音绕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虎饱鸱咽】虎饱鸱咽解释,虎饱鸱咽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虎饱鸱咽】虎饱鸱咽解释,虎饱鸱咽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虎饱鸱咽】虎饱鸱咽解释,虎饱鸱咽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余音绕梁】余音绕梁解释,余音绕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敦瓜】敦瓜解释,敦瓜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敦瓜】敦瓜解释,敦瓜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敦瓜】敦瓜解释,敦瓜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余音绕梁】余音绕梁解释,余音绕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去猛虎】去猛虎解释,去猛虎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去猛虎】去猛虎解释,去猛虎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去猛虎】去猛虎解释,去猛虎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余音绕梁】余音绕梁解释,余音绕梁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光明正大】光明正大解释,光明正大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光明正大】光明正大解释,光明正大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光明正大】光明正大解释,光明正大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