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郑卫之音】郑卫之音解释,郑卫之音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郑卫之音】郑卫之音解释,郑卫之音来历出处


《礼记.乐记》:“魏文侯问于子夏曰:‘吾端冕而听古乐,则惟恐卧;听郑卫之音,则不知倦。敢问古乐之如彼,何也?新乐之如此,何也?’”

“郑卫之音”原指春秋时郑国、卫国的民间音乐,活泼清新,与雅乐异趣,使魏文侯闻而不知倦。后常用以指“淫6*靡之乐”或“靡丽文风”的代称。

《南史.萧惠基传》:“宋大明以来,声伎所尚多郑、卫,而雅乐正声,鲜有好者。”

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文章》:“梁孝元在蕃邸时,撰《西府新文》,讫无一篇见录者,亦以不偶于世,无郑、卫之音故也。”


偏正 郑卫,春秋时郑国、卫国。①民间俗乐,不同于雅乐,故被贬斥为淫6*靡之音。语出《礼记·乐记》:“郑卫之音,乱世之音也。”《后汉书·循吏传序》:“(光武)身衣大练,色无重采,耳不听郑卫之音,手不持珠玉之玩。”②靡丽的文风。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文章》:“吾家世文章,甚为典正,不从流俗,梁孝元在藩邸时,撰《西府新文纪》,无一篇见录者,亦以不偶于世,无郑卫之音故也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粗俗的音乐。→靡靡之音↔正声雅音。也作“郑卫之曲”、“郑卫之声”。

  • 【郑卫】: 1. 春秋战国 时 郑国 与 卫国 的并称。楚辞·招魂:“ 郑卫 妖玩,来杂陈些。”2.指 郑卫 二国的音乐。 秦李斯 上书秦始皇:“今弃叩缶击瓮而就 郑卫 ,退弹筝而取韶虞,若是者何也?”南史·萧惠基传:“自 宋大明 以来,声伎所尚,多 郑卫 ,而雅乐正声鲜有好者。” 唐白居易 邓鲂张彻落第诗:“众耳喜 郑卫 ,琴亦不改声。”3.指诗经中 郑国 、 卫国 的民
  • 【音】: 音 yīn 声,亦特指有节奏的声:声音

  • 何逊滴阶:

    参见:何逊空阶


    历史典故【郑卫之音】郑卫之音解释,郑卫之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巨川材】巨川材解释,巨川材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巨川材】巨川材解释,巨川材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巨川材】巨川材解释,巨川材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郑卫之音】郑卫之音解释,郑卫之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杯浮野渡】杯浮野渡解释,杯浮野渡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杯浮野渡】杯浮野渡解释,杯浮野渡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杯浮野渡】杯浮野渡解释,杯浮野渡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郑卫之音】郑卫之音解释,郑卫之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平心静气】平心静气解释,平心静气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平心静气】平心静气解释,平心静气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平心静气】平心静气解释,平心静气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郑卫之音】郑卫之音解释,郑卫之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呢喃细语】呢喃细语解释,呢喃细语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呢喃细语】呢喃细语解释,呢喃细语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呢喃细语】呢喃细语解释,呢喃细语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郑卫之音】郑卫之音解释,郑卫之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枪旗】枪旗解释,枪旗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枪旗】枪旗解释,枪旗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枪旗】枪旗解释,枪旗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郑卫之音】郑卫之音解释,郑卫之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伤廉伤惠】伤廉伤惠解释,伤廉伤惠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伤廉伤惠】伤廉伤惠解释,伤廉伤惠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伤廉伤惠】伤廉伤惠解释,伤廉伤惠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