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经营抵押放款之店铺。亦称质舍、质肆、解库等。初见于南朝。唐代经济发展,贵戚、官僚、寺院、富商地主皆经营之,五代时并有官营者。质者以金银财物送质库折价,换取押款,到期后还本付息将原物赎出。此种贷款取利极高,质物估价甚低,贷款到期不还,质物即被没收。开元二十五年(737)规定:动产质,至利过本不赎,即行拍卖。宋沿之,质库月息一般二至四分,有的更高。时城市质库业兴旺,富豪之家有开设质库几十所者。至明,质库始称为当铺。
屯卫:
清代屯田、漕运之军事组织。顺治三年1646,定其官制,卫设守备一人,兼管屯田,下设千总、把总,分理卫事。有漕地区又根据漕船之多寡,分设漕帮,每帮有领运千总二人,随船督运。雍正二年1724,裁撤内地屯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