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词典【焚书坑儒】焚书坑儒介绍,焚书坑儒历史知识

历史词典【焚书坑儒】焚书坑儒介绍,焚书坑儒历史知识


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为统制思想文化而制造的两起重大事件。始皇三十四年(前213),博士淳于越奏请按照殷周之制分封子弟功臣。丞相李斯驳斥其议,以“诸生不师今而学古,以非当世惑乱黔首”为由,提出禁止私学和焚书的建议,得到秦始皇认可。所焚之书包括秦统一前的列国史记和民间所藏的《诗》、《书》、百家语。秦国史记、博士官收藏的图书和民间医学、卜筮、种树等技艺之书则不在焚烧之列。令下三十日不烧者黥为城旦。同时宣布,有敢偶语《诗》、《书》者弃市,以古非今者族,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。焚书次年,又发生坑儒事件。其起因是方士侯生、卢生无法为秦始皇寻觅仙药,以始皇贪于权势、专用刑罚为由,相约逃亡。秦始皇闻讯,下令穷究。受到株连的儒生四百多人皆被活埋于咸阳。始皇长子扶苏谏劝,亦被遣至上郡监军。“坑儒”激起广大儒生的不满和反抗。陈胜吴广起义时,孔子的后裔孔鲋即抱礼器投奔义军。焚书坑儒体现了秦政的暴虐,严重摧残了思想文化的发展。

  • 【焚书】: 销毁被认为在政治上或对社会有害或具有颠覆性的著作或图片,或由有这种思想或行动的人所著的作品
  • 【坑儒】: 秦始皇 三十五年,以儒生是古非今,于 咸阳 坑杀四百六十余人。史称“坑儒”。见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、李斯列传。 汉 王充 论衡·死伪:“ 秦始皇 用 李斯 之议,燔烧诗、书,后又坑儒。”秦併六国平话卷上:“ 始皇 无道……坑儒焚书,使天下人民不安。” 清 孔尚任 桃花扇·归山:“无罪而杀,是坑儒根苗。”阬儒:秦始皇 三十五年,以儒生是古非今,于 咸阳 活埋儒生四百六十馀人,史称“阬儒”。汉书·儒林传序

  • 龙游商:

    明代商人。浙江衢州府龙游民多以经商为业,且远近皆至,时有“遍地龙游”之谚,故名。所经营有书画、珠宝、布匹、紬缎、矿山等,或专以放债勒利,亦有至海外经商者。清中叶以后始衰。


    历史词典【焚书坑儒】焚书坑儒介绍,焚书坑儒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淮阳国】淮阳国介绍,淮阳国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淮阳国】淮阳国介绍,淮阳国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淮阳国】淮阳国介绍,淮阳国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焚书坑儒】焚书坑儒介绍,焚书坑儒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西川都元帅府】西川都元帅府介绍,西川都元帅府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西川都元帅府】西川都元帅府介绍,西川都元帅府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西川都元帅府】西川都元帅府介绍,西川都元帅府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焚书坑儒】焚书坑儒介绍,焚书坑儒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台察】台察介绍,台察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台察】台察介绍,台察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台察】台察介绍,台察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焚书坑儒】焚书坑儒介绍,焚书坑儒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弘农宫】弘农宫介绍,弘农宫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弘农宫】弘农宫介绍,弘农宫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弘农宫】弘农宫介绍,弘农宫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焚书坑儒】焚书坑儒介绍,焚书坑儒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山书】山书介绍,山书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山书】山书介绍,山书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山书】山书介绍,山书历史知识...

    历史词典【焚书坑儒】焚书坑儒介绍,焚书坑儒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支愍度】支愍度介绍,支愍度历史知识
  • 历史词典【支愍度】支愍度介绍,支愍度历史知识 >> 历史词典【支愍度】支愍度介绍,支愍度历史知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