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正义之语,规劝皇帝、上级、长辈或朋友。三国 魏 桓范《谏争》:“今正言直谏,则近死辱而远荣宠,人情何好焉,此乃欲忠于主耳!”唐陈子昂《申宗人冤狱书》:“臣幸逢陛下至圣大明,好忠爱直,每正言直谏,特见优容。”


偏正 以正义、正当的语言规劝君主、尊长或朋友,使其改正错误。唐·陈子昂《中宗人冤狱书》:“臣幸逢陛下至圣大明,好忠爱直,每正言直谏,特见优容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言谈劝谏方面。

  • 【正言】: 1.正面的话;合于正道的话。老子:“故圣人云: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之主;受国不祥,是谓天下之主,正言若反。” 河上公 注:“此乃正直之言,世人不知,以为反言。” 汉桓宽 盐铁论·能言:“药酒,病之利也;正言,治之药也。” 宋苏轼 赐太师文彦博第一表乞致仕不允批答:“目见正色,耳闻正言,一日即位,天下旷然。”红楼梦第九八回:“ 宝玉 虽不能时常坐起,亦常见 宝釵 坐在床前,禁不住生来旧病。 宝
  • 【直谏】:耿直劝谏直谏之士几许?终莫敢直谏。--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

  • 棋局长安:

    同“长安棋局”。吕碧城游钟山和省庵诗:“棋局长安浑不定,只应都付烂柯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