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名词

历史典故【荆山之玉】荆山之玉解释,荆山之玉来历出处

历史典故【荆山之玉】荆山之玉解释,荆山之玉来历出处


即和氏璧。《韩非子.和氏》:“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。厉王使玉人相之。玉人曰:‘石也。’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。及厉王薨,武王即位,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。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‘石也。’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。武王薨,文王即位,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,三日三夜,泪尽而继之以血。……王乃使人理其璞而得宝焉,遂命曰‘和氏之璧’。”楚本号荆,故称“荆山之玉”。后常用以比喻美好的品质,卓异的才能。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


偏正 比喻十分珍贵的事物。三国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△褒义。一般用于指称贵重事物。

  • 【荆山】: 1.山名。在今 湖北省南漳县 西部。 漳水 发源于此。山有 抱玉岩 ,传为 楚 人 卞和 得璞处。书·禹贡:“导 嶓冢 ,至于 荆山 。” 孔 传:“ 荆山 在 荆州 。”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·江水二:“禹贡:‘ 荆 及 衡阳 惟 荆州 。’盖即 荆山 之称,而制州名矣。故 楚 也。”2.山名。在今 陕西省富平县 西南。相传 禹 铸鼎于此。书·禹贡:“导 岍 及 岐 ,至于 荆山 。”
  • 【玉】: 玉 yù 石头的一种,质细而坚硬,有光泽,略透明,可雕琢成工艺品:玉石

  • 千部一腔,千人一面:

    成千部戏都是一个腔调,成千个人都是一个面孔。形容程式化、公式化的文艺创作或戏曲表演。红楼梦第一回:“至于才子佳人等书,则又开口‘文君’,满篇‘子建’,千部一腔,千人一面,且终不能不涉淫滥。” 其他 成


    历史典故【荆山之玉】荆山之玉解释,荆山之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所在皆是】所在皆是解释,所在皆是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所在皆是】所在皆是解释,所在皆是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所在皆是】所在皆是解释,所在皆是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荆山之玉】荆山之玉解释,荆山之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】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解释,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】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解释,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】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解释,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鹂空好音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荆山之玉】荆山之玉解释,荆山之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缑山仙客】缑山仙客解释,缑山仙客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缑山仙客】缑山仙客解释,缑山仙客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缑山仙客】缑山仙客解释,缑山仙客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荆山之玉】荆山之玉解释,荆山之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欱野歕山】欱野歕山解释,欱野歕山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欱野歕山】欱野歕山解释,欱野歕山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欱野歕山】欱野歕山解释,欱野歕山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荆山之玉】荆山之玉解释,荆山之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判若云泥】判若云泥解释,判若云泥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判若云泥】判若云泥解释,判若云泥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判若云泥】判若云泥解释,判若云泥来历出处...

    历史典故【荆山之玉】荆山之玉解释,荆山之玉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东捱西问】东捱西问解释,东捱西问来历出处
  • 历史典故【东捱西问】东捱西问解释,东捱西问来历出处 >> 历史典故【东捱西问】东捱西问解释,东捱西问来历出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