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夏水池。在今山西归汾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平阳府: “夏池水在府西南三十里,流合晋水入汾。”
陆浑山:
即方山。在今河南嵩县东北。元和志卷5伊阙县:“陆浑山,俗名方山,在县西五十五里。”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 “方山”条引县志称:“陆浑山有二,俱在嵩县东北。一距县四十里,在伊水之西,春秋时陆浑戎居焉,秦因
历史地名即夏水池。在今山西归汾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平阳府: “夏池水在府西南三十里,流合晋水入汾。”
陆浑山:
即方山。在今河南嵩县东北。元和志卷5伊阙县:“陆浑山,俗名方山,在县西五十五里。”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 “方山”条引县志称:“陆浑山有二,俱在嵩县东北。一距县四十里,在伊水之西,春秋时陆浑戎居焉,秦因
历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