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32—1899
清浙江瑞安人,字漱兰。同治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。累迁侍读大学士。频频上书言时政得失,弹劾使俄大臣崇厚误国,洪钧所译地图舛谬,使英大臣赴赛会有失体统。声震朝野。光绪七年(1881)迁内阁学士,督江苏学政。次年任兵部左侍郎。因劾李鸿章治兵无效,左迁通政使。两署左副都御史,奏言自强之本在内治,历陈中外交涉之得失。十七年乞休,仍关心国事。中日甲午战争中,为上书言事者手定奏章。二十一年主讲金陵(今南京)文正书院,寻列名上海强学会。后曾创立南菁书院。
朱㮵:
1378—1438 明宗室。 太祖第十六子。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庆王。二十六年就藩韦州今宁夏灵武,后移宁夏今银川,理庆阳、宁夏诸卫军务。正统初,有告其煽惑士民、私造兵器者,未加处置。卒谥靖。
历史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