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礼记.大学》:“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”后以“正心诚意”谓心正意诚的道德修养。宋 陈亮《勉强行道大有功》:“说者以为武帝好大喜功而不知强勉学问,正心诚意以从事乎形器之表,溥博渊泉,而后出之。”
并列 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:使自己心正意诚。语本《礼记·大学》:“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,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”清·朱彝尊《朱文公文抄序》:“今世之儒士,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,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修身、待人方面。也作“诚意正心”。
元礼舟:
同“李膺舟”。明 何景明同李川甫邹子家过张子言舍诗:“元礼舟堪并,邹阳赋更嘉。”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