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资治通鉴.唐纪.则天后久视元年》:“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、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、太州刺史敬晖数十人,率为名臣。或谓人杰曰:‘天下桃李,悉在公门矣。’仁杰曰:‘荐贤为国,非为私也。’”
唐.狄仁杰在武后朝任宰相,有政绩,并非常重视举荐贤才。他所推荐的姚崇、张柬之、桓彦范、敬晖等数十人,后都成为唐代名臣,一时人才济济,很为时人所推重。
后以“桃李公门”或“桃李门墙”指称教育或栽培的晚辈学生,兼誉提携举荐之德。
明.汤显祖《牡丹亭.闺塾》:“你待打,打这哇哇,桃李门墙,崄把负荆人唬煞。”《幼学琼林》卷二“师生”:“桃李在公门,称人弟子之多,苜蓿长阑干,奉师饮食之薄。”
补偏救弊:
偏:偏差。弊:弊病。补救偏差,挽正弊病。汉书.董仲舒传:“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,故政有眊而不行,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矣。”元史.世祖纪:“故内立都省,以总宏纲,外设总司,以平庶政,仍以兴利除害之事
历史典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