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名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五十里,与太行山相接。有石自然为鹿形,远视皎然独立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七年(392),丁零翟钊为慕容垂所败,走还滑台,“北济河,登白鹿山,凭险自守,燕兵不得进”,即此。
城舞:
舞名。北周武帝平齐后作。舞队行列方正像城郭,故名城舞。舞者八十人,头戴狗嘴兽耳木制面具,涂有金色,垂线作假发,舞姿作羌胡状。隋唐相沿,名为安乐。
历史知识地名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北五十里,与太行山相接。有石自然为鹿形,远视皎然独立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太元十七年(392),丁零翟钊为慕容垂所败,走还滑台,“北济河,登白鹿山,凭险自守,燕兵不得进”,即此。
城舞:
舞名。北周武帝平齐后作。舞队行列方正像城郭,故名城舞。舞者八十人,头戴狗嘴兽耳木制面具,涂有金色,垂线作假发,舞姿作羌胡状。隋唐相沿,名为安乐。
历史知识